文章摘要: 伯克氏鸚鵡,又名伯氏鸚鵡,是一種典型的攀禽,憑借較高的顏值、溫順的性格,獲得了不少愛鳥人士的青睞。只是你們知道嗎?受人類活動、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,伯克氏鸚鵡曾經差點絕種。不過,這并不妨礙我們去了解伯克氏鸚鵡是什么樣的鳥類。下面,小編就從其
伯克氏鸚鵡,又名伯氏鸚鵡,是一種典型的攀禽,憑借較高的顏值、溫順的性格,獲得了不少愛鳥人士的青睞。只是你們知道嗎?受人類活動、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,伯克氏鸚鵡曾經差點絕種。不過,這并不妨礙我們去了解伯克氏鸚鵡是什么樣的鳥類。下面,小編就從其形態(tài)特征、生活習性等方面,給各位小伙伴們好好介紹一下它。
一、形態(tài)特征:
1、體長:約19cm。
2、體重:40-50g。
3、頭部:前額和眼睛上方的小條紋為藍色;眼睛和鳥喙之間、臉頰前方為白色;臉頰其他地方和喉嚨為深粉紅,每片羽毛都帶有棕色滾邊,鳥喙為黑色;虹膜深棕色。
4、體色:胸部羽毛為棕色并帶有很寬的粉紅色滾邊;腹部為粉紅色;背部和翅膀覆羽為橄欖棕色,背部下方和上方尾巴中間的覆羽為棕黑色;大腿和尾巴內側覆羽為淺藍。主要飛行羽為黑色,翅膀外側帶有藍紫色;尾巴內側為暗白色。
5、腳:腳短且大,對趾型,兩趾向前,兩趾向后。
二、生活習性:
1、食性:伯克氏鸚鵡主要以不同植物的種子、嫩芽、水果、漿果灌木、樹葉等為食。一般在清晨和下午接近傍晚時,它們會四處覓食,在破曉和黃昏時,它們會前往飲水槽、花園、水源、噴泉等處飲水。
2、活動:伯克氏鸚鵡喜歡在巖蕨植被區(qū)活動,因為該灌木叢為淺紅色,伯克氏鸚鵡淺粉紅色的羽毛可以很好地隱蔽在其中。一般在活動的時候,它們是相當安靜的,只有受到驚擾或是危險逼近時,才會發(fā)出比較尖銳高亢的叫聲示警。
三、繁殖方式:
伯克氏鸚鵡繁殖季一般在8~12月,雌鳥一窩能產4~8個卵,卵在18天后即可孵化成幼鳥,之后雌鳥就可以離開巢穴,讓雄鳥喂食幼鳥。
保護等級:
伯克氏鸚鵡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》(IUCN)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.1——低危(LC)。
由于受到保護,目前伯克氏鸚鵡的數量有所增加且趨于穩(wěn)定。好啦,以上就是關于伯克氏鸚鵡的介紹。還想知道更多寵物小常識,可持續(xù)關注本站。
差點絕種的伯克氏鸚鵡,有人了解嗎?
本文由入駐排行8資訊專欄的作者撰寫或者網上轉載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排行8立場。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paihang8kefu@163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下一篇:關于柴犬的皮膚病,你了解多少?
新加坡貓的挑選指南,鏟屎官們快來get呀!
2024-03-30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泡飛鼠,你了解過嗎?
2024-03-30沒聽過多氏田鼠,不妨看看這份科普小常識
2024-03-30一種不多見的小老鼠——貢德氏田鼠常識科普
2024-03-30謝氏鷓鴣的科普時間到,來看看吧!
2024-03-29原來這就是卡氏田鼠,你知道了嗎?
2024-03-29